如何提高学生习作兴趣

2023-04-24 825
分享到:

               如何提高学生习作兴趣

周明慧

按理说,写作本是一件自然而然的内心情感宣泄,是一种很惬意、很舒服的表达倾吐。然而,纵观当今学生的学习活动,好多学生居然把写作当成一件很痛苦的事情,即便内心情感奔腾,却不知从何说起,无从下笔。久而久之,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写作”便成了学生语文学习路途中的拦路虎。

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让我感到:学生之所以惧怕写作,或是因为我们的作文教学背离了课标,拔高了习作的要求,或是我们的习作完全脱离了学生的生活……学生即便内心情感奔涌,也无从动笔抒怀,唯恐自己的稚嫩不能得到老师的认可。我们总是用成人的标准来要求学生,经常用一些自认为优秀的习作来作为习作范文,于是,整个班级便时常呈现出一派貌似欣欣向荣的千篇一律的动人习作。

那么,怎样才能提高学生习作兴趣?让“写作”真正成为学生语文学习过程中一种情感的宣泄,一次轻松的抒怀,一种快乐的享受,提高。细读每个学段的教学目标,我以为,在小学作文教学中,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做一些积极的探索和有益的实践。

一、尊重学生内心感受,激发表达的欲望

    我觉得要尊重学生的内心感受,就不要提太多的要求,让表达顺其自然,写作也就轻松自如,不再是难事。曾经一次班级的“福尔摩斯探案”,激发了孩子们强烈的表达欲望。

一次下课,一个孩子哭丧着脸走了进了办公室,还没容我开口,孩子抢先道:“老师,我的鞋带被人剪了。”“什么时候?”“上节课堂上。”“谁?”“我也不知道。”我瞪大眼睛,难以置信。想起这个坐在第二排一贯认真听课的孩子,我相信他的话。天呐,太匪夷所思了,我决定一查到底。

上课了,我抱着书本走进教室。当我说:“上节课,班上有孩子的鞋带被剪了,你们知道谁吗?”很多孩子茫然地东张西望,满脸的莫名其妙。“连他自己都不知道。”我补充到,大家更是惊讶不已。马上有人开始窃窃私语:好奇怪!也许外星人来了;这人好神速啊……大家七嘴八舌小声论着,充满着疑惑与好奇,很想发表自己的看法。突然,我萌生一种想法,这件事就发生在我们身边,而且又不知道怎样发生的的事,抓住孩子们的好奇心,结合孩子们内心丰富的想像,马上交流。这节课,就来个“福尔摩斯探案,大家大胆想象,但不能天马行空,推测要合情合理”。

真没想到,这么踊跃,孩子们纷纷举手,力争发言。当然我在请发言同学的时候也有针对性,请了口头表达能力强的,也抽了这个孩子身边的同学,还抽了他自己……孩子们的思维被激活了,有的孩子大胆想象,有的孩子虚实结合,令人没有想到的是,在抽了很多孩子交流以后,请到了这个孩子前排的一个同学,他实在忍不住了,迫不及待站起来声情并茂的描述着他是如何不漏声色的剪断了同学的鞋带,整个过程具体生动,大家忍俊不禁,案子经过揭晓。一节课,孩子们站在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口吻呈现出一个个精彩纷呈的故事。下课了孩子意犹未尽,还有很多孩子还想发言阐述自己的推论。其实孩子的内心世界是那般天真有趣,这堂课完全没有了是非的纠结,而印象更深刻的是大家丰富想象和孩子们积于表达的内心感受,孩子们太会说了。听着他们的发言,我非常激动。孩子们滔滔不绝的口头表达,这不正是我们语文课堂,尤其是作文教学所追求的吗?大家急于表达,我要求孩子们马上把自己要表达的写下了,没有预设,没有要求,这竟成了他们最乐意接受,而且有史以来写得最生动有趣的一篇习作。

二、走进学生生活,拓宽习作思路

叶圣陶先生说:“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文字”。这句话十分精辟的道出了作文与生活的联系。让学生走进生活,猎取丰富的素材,让生活走进作文,放飞儿童自由的心灵。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写作是生活的再现。

近年来,在学校开展的各种体验活动中,我们时常惊喜地发现:在体验的过程中,在实实在在的体验中常常能真正触动学生的心弦,每次活动后的交流学生总能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假如将体验带进学生的作文指导中,也一定会有此神效。于是,在每次的作文教学中,我总是千方百计地创设情境,努力设计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体验活动。在活动中,学生渐渐喜欢上了习作,在活动无声地的引导下,学生真正体会到写作其实是一件很惬意、很抒情的表达。使学生获得了较为深刻的感受。有了这样的感受,何愁学生作文不生动呢!

由此可见,在对小学生进行习作指导中,我们要尽量的少一些空洞的理论说教,更应密切联系学生生活,走进学生心灵,别样的活动体验是作文教学成功的关键。在体验中,学生的写作思维拓宽了;在活动中,学生的表达的愿望增强了;在活动中,习作自然变成了一件很轻松很快乐事情。

三、给予习作肯定评价,点燃习作自信。

过去,我们的很多作文讲评容易变成作文批判课,老师常常把错字病句拿到班上念,让学生在班里出丑,让同学笑话;有的在作文评改中写上什么“中心不明确”、“层次不分明”等小学生看起来模棱两可的话语,让学生一头雾水;有的甚至在后进生作文本上写到:语句不通离题万里等话语,严重地挫伤了学生写作热情,甚至会产生对写作的畏惧心理。

我深刻的认识到作文评价应该多肯定,一两句中肯的评语或热情洋溢的话语会点燃学生自信的火花,尽量挖掘文中的成功之处,指出妙在何处。当然这种赏识性评语不应言过其实,对于写作水平好的学生,要提出更高要求。使其既得到鼓励,又不能自满。在学生每次习作后,我都会收集在当次习作中每个孩子出现的好词佳句,讲评时张贴出来表扬,让学生在备受赏识的欢乐中领悟这些优美语句的同时,无限的喜悦和荣誉油然而生,从而提高写作的自信心。学生心理上解除了怕作文的负担,反而把写作文当成是一种需要,一种幸福,一种快乐。

“我手写我心”这是时代对学生作文最为深切的呼唤,走出应试的怪圈,走进学生的生活,走进学生的内心,在真正触动学生心灵的体验中,尊重他们的内心感受,让他们顺其自然的表达,习作于他们而言也就不再是件难事!

 

                (本文曾获德阳市小学语文教学论文二等奖)

               作者单位: 德阳外国语学习校小学部  618000